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后指南 > 奶量少就是妈妈的问题?宝宝哭一定是没吃饱?
奶量少就是妈妈的问题?宝宝哭一定是没吃饱?

最让新手妈妈心塞的就是七大姑八大婆在一旁担忧的说“唉呀,你的奶太少,宝宝总是吃不够,都哭了”,“你的奶不好,看宝宝多瘦啊”,“给宝宝加点奶粉吧,你的奶不够”。迎来新的生命,妈妈本来就惶恐不知所措,再听到这些貌似好意,实为责难的话,不止心塞,奶都被堵回去了!在中国,很多妈妈早早结束母乳喂养,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21.jpg

奶量少一定是妈妈的问题吗?

奶量不足会严重妈妈的信心。正常来说,每个健康的妈妈都应该可以分泌乳汁来哺育自己的宝宝。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奶量呢?

1、宝宝是影响母乳的关键因素

母乳喂养是非常自然的生理过程,在吃奶这件事情上,宝宝和妈妈是互相配合的关系——或者说,是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早在孕中期,乳房就开始制造乳汁,乳房变大,乳晕更加敏感。乳房就像是乳汁制造厂,宝宝就是工厂的客户,会通过吸吮下订单,乳房接到订单就会分泌乳汁。一开始,由于拿不准客户需求,乳汁供应可能会不大顺利,随着妈妈、宝宝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乳汁的供应也会越来越稳定。

很多妈妈的困扰其实出现在哺乳早期,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天,甚至第一个月,妈妈们会焦虑的“追奶”。其实,随着分娩结束,妈妈体内的激素水平会随之调整变化,妈妈的奶量会很自然的开始增长,以满足宝宝的需求。

随着哺乳期的拉长,很多妈妈会发现奶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睡眠、饮食、心情都可能会对奶量产生微妙的影响。但在这个过程中,对奶量的变化起到决定性影响的,还是宝宝的吮吸量。妈妈奶量的调节总是依赖着宝宝需求的变化,而妈妈奶量的变化总是滞后于宝宝的行为变化。

24.jpg

比如宝宝在一段时间内,例如生病、长牙期间,会通过频繁的吸吮妈妈的乳房获得安抚。几天之后妈妈就会发现,乳房又开始涨奶了。而给宝宝添加辅食后,乳房就不容易胀起来了。或者当宝宝开始睡整觉,不再需要夜奶时,妈妈以前晚上乳房不排奶就不舒服,现在变得软趴趴了。这是因为孩子下的订单量改变了,妈妈的乳量也随之增加或减少了

涨奶与否并不能用来判断奶量是否足够。涨奶是因为供过于求,涨一段时间后奶量会缓慢的下降,这个乳房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泌乳反馈的机制——乳房知道宝宝需要不了那么多奶,为了减轻妈妈的痛苦,乳房会自动减产。这种情况下妈妈要不要追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宝宝是否吃饱。如果宝宝吃得饱,即使乳房软趴趴,也没有必要追奶。如果宝宝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吃奶时不满足,可能妈妈就需要看看怎么帮助自己去增加排奶的刺激,有效的追奶。

2、母乳不足还与哪些“硬件”相关?

(1)妈妈的乳房形态

① 妈妈乳头的延展性不好,乳头偏硬、偏短、凹陷

应对办法:尽早开始哺乳并在早期频繁的哺乳,和宝宝多磨合。没有特殊情况下不要过早给宝宝用奶瓶,避免乳头混淆。如果宝宝实在吃得困难,最好求助专业的哺乳顾问,让他们帮你寻找更有利于孩子充分含乳的方式,或者是使用正确的哺乳辅助工具,例如乳盾等。

② 妈妈乳房太丰满,哺乳期乳房在F罩杯以上

乳房太大会导致乳房受重力作用向下垂,这时如果你抱着孩子喂奶,孩子想承托好乳房充分含乳,并且充分挤压是很吃力的。这种情况容易使宝宝很快就吸累了,吃奶没多久就昏昏入睡,妈妈就误以为是宝宝吃饱了,而其实是因为太累。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频繁的吃奶,而妈妈误以为自己的奶不够。妈妈奶量的排除其实并不充分。 

(2)妈妈的内分泌状态

哺乳属于神经内分泌反射的机理。泌乳激素水平改变的快慢会影响妈妈产奶的效果。如果妈妈的奶来得有点晚,或者奶量增长有点慢,这些都不用太担心,只要你坚持每一次都充分的喂奶和每一天都增加孩子有效吃奶的机会,就一定会慢慢实现供需平衡。如果妈妈觉得孩子的吸吮不够充分,都可以用额外排奶的方式给乳房增加刺激,更早的做好磨合调整,就能给乳量激增带来更多的机会

如果分娩后超过72个小时,乳房仍然没有充盈感,可能就是乳汁“来晚了”。以下情况会影响乳汁的分泌:母亲肥胖、压力过大、血糖异常、甲状腺异常、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抑制泌乳素水平的疾病因素或药物使用,也可能导致妈妈无法产生足够的乳汁。

(3)哺乳姿势

超过90%的母乳喂养出现问题是因为哺乳姿势不正确。哺乳姿势不对,或者宝宝没有正确的含乳,都会导致喂奶困难,甚至过早离乳。

①宝宝正确的含乳方式

 哺乳的时候我们应该观察到,宝宝是大大的张开他的嘴巴把乳房充分的含进去——不只是含进乳头,还包含乳晕,这样用力挤压的时候,乳汁会很容易的喷射出来,宝宝能吃到更多的乳汁。如果宝宝每次都是嘴巴张的小小的,只把乳头嘬进嘴里面,就算很大力的做挤压,奶量出的也会很有限,哺乳的效果不好。这种情况还会使妈妈感到疼痛。

25.jpg

② 妈妈正确的哺乳姿势

当你发现因为喂奶导致疼痛的时候,也许是因为你喂奶的姿势不够正确。妈妈们最常用的喂奶姿势是摇篮式(即搂抱式)和侧躺位,还有橄榄球式和交叉搂抱式。

如果妈妈的乳房比较大,推荐使用交叉式、橄榄球式和侧躺位。

23.jpg

侧躺位喂奶姿势

如果妈妈的乳房比较小,搂抱式和橄榄球式会比较适合。

22.jpg

摇篮式喂奶姿势

 不管采用哪一种姿势来哺乳,我们只要观察到宝宝的身体和妈妈的身体足够接近,妈妈的身体是放松的,并且任何一个位置都被支撑得当,同时,孩子的身体也得到足够的支撑并且非常放松,没有不停的扭动,那么这种姿势就是合适的、正确的。

一个特别舒服的哺乳姿势会让孩子含乳含的更充分,当宝宝充分含上乳房以后,下巴紧紧贴着乳房,呼吸很顺畅,宝宝可以很好跟妈妈做交流。

(4)饮食和营养

如果妈妈喝的水和液体不够,或者营养不良,比如蛋白质、矿物质(钙)、维生素(D)等不足,是会影响到乳汁分泌和乳汁质量的。经常喝猪蹄汤浓肉汤等(只喝汤不吃肉),则有可能使母乳中脂肪含量太多,而蛋白质不足,导致宝宝“虚胖”。所以产后妈妈一样要重视饮食结构,摄入均衡营养。

3、宝宝哭一定是没吃饱吗?

为什么宝宝吃了奶以后,必须抱着睡?为什么总是哭?也许并不是因为妈妈的奶量多或者少,而是因为宝宝自己身体发育的因素导致Ta对安抚的需求比较高、依赖程度比较深。太多所谓吃不饱的孩子不是吃不饱,反而可能吃多了,或者是习惯于用吸吮的方式来安抚了

宝宝的父母可以尝试给孩子做抚触、被动操,帮助孩子白天多做趴的练习,可以趴在大人的肩头、分娩球上、爸爸的大腿上、肚子上或者妈妈的胸膛上。多尝试不同的抱法,可以帮助孩子安静下来,从而有效减少妈妈们频繁喂奶的焦虑。

如果宝宝很烦躁一直想吃奶,但是吃几口就会哭闹,完了又想吃,如此循环,这通常是肠胀气的表现,父母们可以尝试下飞机抱、让宝宝趴一会、裹襁褓,以缓解宝宝的不适。

18.jpg

4、怎样判断宝宝吃得够不够?

以下参考自香港卫生署关于母乳喂养常见问题的解答。

健康足月的宝宝,应该会有如下表现:

吃奶

出生第一天至少吃3-4次奶;从第2天开始频繁喂养,每天需要喂奶8-12次,吃奶后,多数表现满足的样子。

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吃奶节奏,他们可能在一天里的某些时间特别要吃奶,所以要按宝宝的需要来喂。

小便

只吃初乳的宝宝,前两天每天会有1-2块湿尿片;第3-4天,每天最少有3块较之前更湿的尿片;第5天起,每天至少有5-6块相当重的湿尿片(每块尿片约有3汤匙水的重量),小便透明或淡黄色。

大便

第1天排出黑色或墨绿色黏状胎便;5天内由胎便转为黄色大便;

质地由最初较稀烂、呈糊状,逐渐变为柔软及带有小颗粒;

满月前,每天最少排出2次相当分量的大便 (每次不少于一元硬币的大小)。

体重

在出生后数天,宝宝会有轻微的生理性体重下降;

约1-2周后便会恢复出生时的体重,然后体重会稳步增长;

满月时,体重至少增长0.5公斤。

妈妈

全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加添配方奶或开水(包括葡萄糖水);

喂奶时,不会感到乳头或乳房疼痛,能听到或看到宝宝吞奶;

喂奶几个星期后,乳房会从胀满变得较柔软。


只要有充足的信心,同时具备专业科学的知识知道怎么去分辨母乳不足的原因,就一定有机会可以实现顺利的母乳喂养。


上一篇:顺产时选择无痛分娩还是顺其自然? 下一篇:孕期/产后得了阴道炎,但又不想吃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