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孙树侠精准食疗 > 慢病与营养干预 > 健康生活 > 你看懂食品标签里的添加剂了吗?|我们吃的食物中到底藏着什么?
你看懂食品标签里的添加剂了吗?|我们吃的食物中到底藏着什么?

你看懂食品标签里的添加剂了吗?|我们吃的食物中到底藏着什么?(图)

 

所有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叫做食品添加剂的成分。虽然这些添加剂通常有助于保持食品新鲜,延长保质期或者改善食品口味和口感,但是它们可能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以下就是一些你应当了解的关于这些令人不安成分的小知识。

 

 你看懂食品标签里的添加剂了吗?

 

1.误导性的食品标签

标签中的成分:整粒大米、大米、糖、果糖、菜籽油、盐、天然调味料、维生素E(混合生育酚)以及用于保持产品新鲜的二丁羟基甲苯(一种抗氧化剂)。

高果糖玉米糖浆——是真是假?

食品生产公司都知道,消费者会找不添加糖以及类似高果糖玉米糖浆这类的加工甜味剂的食品。不过,当生产商表示产品一点糖都不含时,还是阅读一下包装上的小字吧。

这种谷物食品中的果糖就是另一种类的高果糖玉米糖浆。其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在化学成分上相类似的甜味剂包括转化糖浆、蜂蜜、浓缩甘蔗汁、白砂糖以及蔗糖。

重点:减少所有糖的摄入,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美国农业部(USDA)所发布的新的膳食指南中可能会建议控制由糖提供的热量不超过每日摄入的所有热量的10%。
建议改变食品标签,使人们能够更容易的看出糖的添加量。

 

 你看懂食品标签里的添加剂了吗?

 

2.隐藏的健康风险

标签中的成分:全谷物燕麦片、转化糖浆、大豆分离蛋白、乳清分离蛋白、离析大豆蛋白、葡萄干、杏仁、蜂蜜、果糖、红糖、燕麦粉、白糖、富强小麦粉、水、大豆卵磷脂、菜籽油、棕榈油、黄原胶、盐、碳酸氢钠、肉桂、天然香料、玉米淀粉、生育酚(防腐剂)、大豆蛋白改良酶,花生、腰果、焦糖色素、植物油(花生油、棉花籽油、氢化大豆油和/或葵花籽油)。

磷酸盐类

至少有45种食品添加剂中都含有磷酸盐。高水平的磷酸盐会增加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本来健康的人患心脏病、骨流失以及其他慢性症状。

磷酸盐在快餐食品中很常见,同时也会被用于调味饮料、冰茶、苏打水、肉类以及鸡肉产品、谷物棒、非乳制品奶油以及瓶装咖啡饮料的添加中。

重点:如果需要将磷酸盐作为健康关注点,那么选购食品时就要注意成分表中包含“磷酸盐”或是“磷”的词汇。

 

 你看懂食品标签里的添加剂了吗?

 

3.困扰的早期研究

标签中的成分:精白面粉(小麦粉[添加盐酸、减少铁元素含量、核黄素、叶酸]),白糖,植物起酥油(棕榈油、大豆油、甘油二酯、聚山梨醇酯60、柠檬酸[为保护风味添加]),发酵剂(碳酸氢钠、磷酸铝钠)。含有2%或以下小麦淀粉、盐、葡萄糖、聚山梨醇酯60、磷酸铝钠、黄原胶、乳化剂、瓜儿豆胶、纤维素羧甲醚、人造香料。

乳化剂

这些成分帮助食品和饮料中的水溶性成分和油性成分更好的混合均匀。一项研究中,食物中被添加了聚山梨醇酯80和羧甲基纤维素的老鼠体重和脂肪会增加更多,并且血糖的控制能力也会下降。而对于有着肠道问题的基因风险的老鼠,这些添加剂会诱导疾病发作更加频繁且严重。还有更多针对人类进行的研究计划。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乳化剂,例如冷冻甜点和坚果牛奶。

重点:虽然相关研究都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如果你关注这一方面,那么你可能会想要避免那些例如胶质(这里指的并不同于口香糖一类的胶质),聚山梨醇酯60和80,卵磷脂以及羧甲基纤维素等的食品成分。

 

 你看懂食品标签里的添加剂了吗?

 

4.潜在的致敏物质

标签中的成分:糖、蓝莓、蛋黄酱(红花油、全蛋、食醋、水、蛋黄、盐、蛋白、甘蔗浓缩汁、香料、柠檬浓缩汁、天然香料、辣椒提取物)、米粉、鸡蛋、意大利乳清干酪(乳清、牛奶、食醋、黄原胶、瓜儿豆胶)、黄豆粉、柠檬汁、小苏打、香草荚、柠檬油、黄原胶、盐。

潜在的致敏物质

这些物质并不容易发现,这是由于它们刚好是:隐藏起来的。未标明的过敏原是食品被召回的最大原因,而这种情况有与日俱增。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制造商在成分标签中不使用正确的术语。焙烤产品,连同零食、糖果、乳制品以及调味品一起,是最大的过敏源来源。最常见的物质是奶类、小麦和大豆。

重点:了解哪些种类的食品最可能含有隐藏的致敏物质,如果怀疑,就不要去吃。浏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食品召回名单。如果你的食物过敏很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那就一直把你的自动肌肉注射器带在身边。

 

 你看懂食品标签里的添加剂了吗?

上一篇:10个小窍门帮你顺利度过物理治疗期 下一篇:2015全球最有益健康的10种饮食方式|值得收藏,赶快转起